一、關于花生進口的問題
1、非洲國家進口的放開時間有所區別:非洲國家中,國內進口埃塞俄比亞和塞內加爾的花生已經有3-4年的歷史,蘇丹開放時間較晚,有2年時間左右。
2、今年非洲花生因疫情影響存在延遲的情況:塞內加爾花生的酸價由于延遲的原因,在集裝箱內儲存的時間較長,存在超標的情況。
3、比較熱門的蘇丹進口花生:蘇丹花生每年產量200多萬噸,一部分花生用于國內壓榨自用,不允許出口。隨著中國買貨的增加,蘇丹也在擴產。蘇丹花生11月收獲,經過脫殼處理后大概12月份,到國內船期1個月左右,推算下來最早在每年的2月份到國內。蘇丹的天氣、土地、廉價勞動力利于花生的種植,蘇丹人定價沒有成本概念,所以價格較低。但是最近由于中國人介入逐漸開始出現成本意識,未來非洲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。進口操作中船運是最頭疼的環節,蘇丹港口設施落后,管理落后,港口就兩個塔吊,還經常會壞,船期不準的情況很常見。
二、山東東部某大型油廠
1、對價格的判斷:認為現在價格偏中高,但相對比較正常。
2、機械化:花生機械化30%左右,投入更大一些,面積發展不樂觀。部分傳統種植地區的種植延續性比較強,不太容易改種玉米,還得買新的設備。
3、種植面積:國內大面積種植花生的很少,收益不穩定。東北河南搶面積的情況出現的會少一些。東北河南凈收益要高,潛力更大。丘陵地區的花生種植不容易被替代,山東東南部丘陵多一點,種植更穩定,中西部相對不夠穩定。
4、開機率:花生小品種,沒過多考慮開機率,主要以銷定產定采購。
5、黃曲霉:收購之前要收集樣品進行檢測,食品要求更高。花生脫殼的過程中要加水,分級也要加水,防止破碎,降低次品率,加水過程不會產生黃曲霉。黃曲霉最主要的來源是特別旱或者特別多雨的時候,或者在收拾之后進行晾曬的時候又下雨了,容易感染黃曲霉。
6、收購之前要去產區檢農殘和重金屬。進口米主要是補充,風味不行,不是主要的原料來源。
(文章來源: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作者:賈博鑫)